close

麻婆豆腐

 

 


材料:
豆腐2塊、豬絞肉適量、薑末適量、蒜末適量、蔥花適量、花椒粒1匙

 

調味料:
鹽、辣豆瓣醬大2匙、米酒1大匙、糖1匙、太白粉水、麻油、高湯1碗

 

 


做法:
1.起滾水鍋,在熱水中加入少許鹽(比例: 水100:鹽1)
  將豆腐切成小塊狀後,下滾水鍋汆燙1分鐘,撈起備用。
   薑切末、蒜沏末、蔥切末、豆腐切小塊備用。
 
  *豆腐加鹽汆燙過,可去除豆生味,也釋出豆腐多餘水份,豆腐煮起來不易破裂。
 

2.起鍋,加入少許香油熱鍋,先將花椒顆料下鍋,以小火炒出香味後,
  用濾網將花椒粒撈除,就是花椒油。
 
  *一定要小火慢炒,如果用大火,花椒會焦苦,不能使用。 

 


3.同鍋,用鍋底剩餘的油,將豬絞肉拌炒出肉香味。

 

 


4.加入辣豆瓣醬一起拌炒出香味,加入米酒,薑末、蒜末及1碗高湯,後一起拌炒。

  *沒有高湯加開水也可以。
   辣豆瓣醬本身有鹹味,請試過味道後,再決定要不要加鹽,
   有的廠牌味道偏鹹,有的不會,請酌量使用。

 

 


5.將燙過的豆腐放入鍋中,加入少許糖與醬汁用小火煮至入味。

 *麻婆豆腐要用小火燒,要有耐心,如果還未入味、汁即收乾了,
   即刻補些清水,繼續燒至入味,才會好吃。

  

6.加入少許太白粉水勾芡,淋上少許蔥花點綴,
  最後再淋上爆香後的花椒油,即可盛盤上桌。
 

 


麻婆豆腐上桌囉~   燙喔~ 

 


小小一塊豆腐,風靡了中國2000年,由它延伸的菜不計其數,
發明豆腐的人可真是功德無量啊!
安琪在此深深一鞠躬。

喜歡麻婆豆腐的人,一定忘不了它的 "香、麻、辣、燙"。
我雖然燒不出陳麻婆的麻婆豆腐,不過光想想流傳2000年的菜餚,
只要小火慢燒入味,豆腐吃起來,格外有味道...

這菜我做的並不辣,因為配合家人口味,如果是我自己的話,
肯定要再紅油跟花椒粉,嗜辣的人請自行添加囉。

我用的是普通的板豆腐,不是嫩豆腐喔! 

 


看的出來吧 ,豆腐燒的很入味呢

如果辣一點一定更好,所以我自己用時,有添加紅油跟花椒粉,過癮。

 

 


關於麻婆豆腐的起源有很多說法,比較多的一種說法是:

它的發源地在四川成都北門外的萬福橋頭,原創者是臉上留有天花遺痕的劉姓婦女,
因為她的丈夫姓陳,加上一臉麻子十分醒目,大家都稱她作「陳麻婆」。

陳麻婆生於十九世紀初,和丈夫在萬福橋頭開了一家名叫「陳興盛」的飯鋪,
當時萬福橋是油商運油的必經之處,腳夫們常常在陳興盛飯鋪落腳吃飯,
豆腐因為便宜,成為腳夫們常常點叫的菜色,時間久了,
豆腐的各式作法,煎、炒、煮、炸都吃膩了,有一回運油的腳夫大方貢獻出菜油,
請廚房燒一道與眾不同的豆腐打打牙祭,
陳麻婆就近利用手邊的辣椒、豆鼓、豆瓣醬、青蒜、花椒末和黃牛肉末,
燒了一道麻辣鮮香的豆腐佳餚,沒想到搏得滿堂讚美。

陳麻婆這道無心插柳的豆腐,燒的實在太好,豆腐既軟又滑,外形完整不爛,
味道則是「麻、辣、鮮、燙、酥、嫩」,可以配足三大碗白飯下肚.不久揚傳開來,
大家上門都指定要吃這道陳麻婆燒的招牌豆腐,「麻婆豆腐」之名不逕而走。
 

 


【豆腐的營養】
豆腐源自黃豆,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植物脂肪和碳水化合物,
另有胡蘿蔔素維生素B1、B2等營養素。
其性味屬甘、涼,有清熱解毒 、生津潤燥、調和脾胃、
下大腸濁氣與消腹胃脹滿等效果,並能消炎、袪痰化咳、解酒毒。

 

【豆腐的禁忌】
豆腐營養成分高,烹飪方法多變化,且物美價廉、取材容易,
不分男女老幼皆受歡迎;然而身體有某些症狀者,則不適合吃豆腐。
由於它原料為黃豆,因此痛風者若食用,其中的普林成分即會誘發關節疼痛;
又因傳統豆腐多數是以石膏作為凝固劑,因此有結石病史的人絕對不宜



其他閱讀:

 

    東江釀豆腐      紅燒油豆腐         豆腐鑲肉          老皮嫩肉 

 鮮蚵豆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麻婆豆腐 

 


13.gif安琪私房料理 食譜總目錄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安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4) 人氣()